據吉林電視臺守望都市報道,初見到這些雕刻在小米粒上的作品,肉眼無從欣賞,付黎明先生的微雕精巧細膩,只有借助器具,才能發(fā)現其中別有洞天的奇思妙想和山水神奇。
說起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付黎明的谷粒微雕,還要從付先生20年前偶得的一根老虎須子說起,“當時就想,能不能在頂上刻點東西,試了幾次,覺得不行,就先在上面練習畫畫,將6H的鉛筆削尖了練習。”就這樣,他先后嘗試了在胡須、毛發(fā)、珍珠上面雕刻,最后萌生了在植物谷粒上創(chuàng)作的想法。付先生選擇了精巧的小米作為創(chuàng)作載體,用國畫的工筆、寫意、留白等技法,付先生創(chuàng)作了一幅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水墨山水。經過多年的精心鉆研,現在付先生已經有了上千幅作品,除了惟妙惟肖的山水微雕之外,還有形態(tài)各異的百虎圖。
新文化網 徐得鵬 整理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