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陳春英研究員的辦公室,記者便感到闖入了一片色彩繽紛的天地。陽光朗照的窗戶旁,是枝蔓低垂的綠蘿和翹首盛放的非洲菊;來自世界各地的賀卡、明信片,被一枚枚精美別致的磁鐵章固定在不銹鋼柜子的表面,調整出各自俏皮的角度;就連塞滿書籍的書柜里,都見縫插針地擺置了一排頗具非洲特色的河馬木雕……而眼前的陳春英,穿著素雅的套裝,對著記者露出溫婉卻熱情的笑容。
今年1月,陳春英榮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她在納米材料定向打擊腫瘤細胞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了科研界和醫(yī)療界的高度關注。女科學家的頭銜、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研究成果和一項頗具分量的獎項,都讓素來低調,很少與媒體接觸的陳春英,一時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人們難免好奇: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的工作和生活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做癌細胞的“狙擊手”
要問陳春英最自豪的是什么,她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我在環(huán)境健康領域所做的工作。”
從2003年起,陳春英便開始投身于納米生物醫(yī)學領域的研究。眾所周知,進入納米尺度的材料,會表現(xiàn)出迥異于一般物質的理化性質,因此,在傳統(tǒng)手段一籌莫展的地方,納米材料卻往往有驚人的表現(xiàn)。而抗擊癌癥的戰(zhàn)場,就為納米材料提供了一片可以大顯身手的天地。
陳春英和她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納米材料一方面可以作為載體,把抗癌藥物定向運送到腫瘤所在的位置;另一方面還能直接作為藥物打擊腫瘤細胞。今年年初,他們發(fā)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有一種納米材料并不直接殺死腫瘤細胞,卻能對腫瘤干細胞起到調節(jié)作用。在腫瘤中,腫瘤干細胞只占極小的比例,卻有極強的增殖、分化能力,因此,這種針對腫瘤干細胞的治療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陳春英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一系列全新的抗癌策略。傳統(tǒng)的小分子毒性藥物會直接殺死癌細胞,但由于它們沒有選擇性,往往會同時殺滅正常細胞,造成極大的副作用。而陳春英等人研發(fā)出的一種新型藥物,并不殺死腫瘤細胞,卻能通過調節(jié)腫瘤生長的微環(huán)境,實現(xiàn)對腫瘤的靶向治療。如果說傳統(tǒng)藥物是容易誤傷正常細胞的霰彈槍的話,納米藥物就是能精確打擊癌細胞的“狙擊手”。談著她的“納米抗癌三十六計”,陳春英的柔聲細語里,充滿一種運籌帷幄的從容英氣。
如今的陳春英,已是納米環(huán)境健康領域公認的專家,她在中國毒理學會、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國際經(jīng)濟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均擔任職務。截至目前,她已在國際一流的SCI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00多篇,主編中英文專著共3部。她于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4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獲得“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入選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學家(中國僅142人),是中國大陸入選的5名女科學家之一。
再選一次,還做科研
陳春英的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因此在她看來,自己選擇這樣一條人生道路是“順理成章”的。她在讀中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數(shù)理化,參加過各類競賽,尤以化學競賽的成績最好。當時,陳春英所在的高中為了支持參加化學競賽的學生,特意開放了實驗室供他們練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競賽的逐級淘汰,漸漸地,在偌大實驗室里埋頭工作的,就只剩下陳春英一人了。
“我這個人的特點就是做事情比較專注,比較投入,也肯吃苦。”陳春英如此評價自己。肯吃苦的陳春英,還真就遇上了一所讓她“吃苦頭”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我們本科時學得很辛苦,幾乎把沾邊的專業(yè)課都學遍了。由于我們的專業(yè)跟生物學有交叉,到大四那年,學校還專門為我們開設了生物學的基礎課”。不僅如此,在學院別出心裁的安排下,陳春英還參加過金工實習,學習機械制圖;先后在兩個化工廠里實習,熟悉了化工業(yè)的全套流程。“當時,我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校讓學什么,我們就學什么,有時候還會嘀咕:其他學校的化學專業(yè)生也沒我們這么累啊。但現(xiàn)在回頭再看,這些經(jīng)歷鍛煉了我很多方面的能力,為我打下了非常扎實的科研基礎。”陳春英認為,母校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至今看來仍有先進之處。
陳春英在華中科技大學一待就是九年半,一口氣讀完了本科、碩士和博士。在這里,她遇到了一位對她影響至深的導師——無機化學家徐輝碧女士。“徐老師從不強求我們做什么事。然而,她對科研的熱愛,會通過言傳身教,深深地感染我們。她總是鼓勵我們做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即便我們有時候會冒出一些異想天開的點子,她也允許我們去嘗試。”陳春英深情地說,“徐老師今年已經(jīng)82歲高齡了,還堅持每天花半天時間去實驗室做科研。她是我一生的楷模。”
在父母師長的熏陶、栽培下,陳春英的科研之路走得義無反顧。她說:“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我還會選擇做科研。因為這是一項單純又有趣的事業(yè)!”
文藝范兒的女科學家
生活中的陳春英,也是一位單純又有趣的人。她一看到扛著攝影機的記者,就好奇地問起了鏡頭的型號。“我挺喜歡攝影的。”陳春英笑道。讀大學的時候,父母給陳春英姐弟倆買了康泰克斯的照相機和紐約攝影學院的教材,這在當時,算得上一份很奢侈的厚禮。在家庭的鼓勵和引導下,陳春英逐漸培養(yǎng)起了對攝影的興趣。
由于工作很忙,陳春英無法在攝影愛好上投注很多心血,但她還是忙里偷閑,捕捉到了許多美好的瞬間。有一次,陳春英在日本,等待兩個半小時一班的機場大巴車。等車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車站旁有一個小廣場,栽滿了小小的、色彩斑斕的三色堇。當下,陳春英便拿起照相機,給這些花兒拍了很多特寫照。沉浸在這份喜悅中,連等待也變得不那么難捱,陳春英微笑著說:“我當時覺得,這兩小時等得真舒服啊。”
熱鬧的年會、春天的草花、未名湖的雪景……陳春英把不經(jīng)意間邂逅的美好通通納入鏡頭。她甚至把這些照片做成精美的PPT,用E-mail的形式分享給自己的學生們。
音樂、文學、手工、瑜伽……陳春英的業(yè)余愛好多得讓人吃驚。她在大學的時候便擔任文藝部長,組織班里的女生合唱流行歌曲,也曾一度迷戀瓊瑤和三毛。她說:“我喜歡三毛,是因為她對生活有一種激情。從她的文字里,你能感受到她對歷史、生活和不同文化的由衷熱愛。”然而,科研畢竟是一份費時費力的工作,很多時候,陳春英不得不放棄一些愛好;蛟S正因如此,她喜愛的音樂依然停留在鄧麗君、齊秦的時代,而她對文學的情感,也還在高中、大學時的記憶里徘徊。“我小時候很喜歡讀小說,現(xiàn)在很難有時間再去讀了。曾經(jīng)很多特別著迷的愛好,如今也都不過是‘普通愛好’罷了”。
陳春英的文藝范兒可能遺傳自她的爺爺——一位教授語文、歷史、地理的中學教師。老爺子一生喜愛古典詩詞,他不僅鼓勵陳春英從小背誦古詩文,還自己作詩,走到哪里寫到哪里。陳春英是爺爺?shù)闹,她特意為他出了一本詩集,還親自設計了唯美淡雅、意境渺遠的封面。對“美”很有講究的陳春英,連盡孝都透著一股風雅。
科研女性很優(yōu)雅
有些人認為女性不適合做科研,其中一個言之鑿鑿的理由便是做科研會耽誤家庭、影響生活。對此,陳春英說:“科學家只是一份職業(yè)。任何一個職業(yè),要做得特別好,都需要付出。從這點來看,做什么工作都是這樣,不論男女都是如此。”
陳春英從不把工作和生活對立起來,反倒常常在二者之間找到一些別出心裁的結合點。她喜歡做飯,拿手菜是省時高效的醬牛肉和紅燒排骨。她常對學生開玩笑:“你要是會做飯,肯定也會做實驗。什么時候加什么,加多少,都門兒清!”
陳春英的課題組剛剛建立不久,她便把學生們制作的組織切片照片打印出來,掛在嶄新的實驗室墻壁上。那鮮艷的染料和熒光色、精巧的細胞組織構造,看起來比油畫還要漂亮、個性。這些特殊的“掛畫”,成了陳春英實驗室里一道明媚的風景線。
看陳春英張羅她的實驗室和辦公室,就像是在張羅自己的另一個家。她營造出這樣一種環(huán)境,讓人既可以安心地埋頭工作,也能抬起頭來,看看圍繞著自己的繽紛色彩。
遺憾的是,社會對女性高學歷人群,尤其是女性科研工作者,仍然存在一些偏見,一些臉譜化的刻板印象。陳春英沒有抱怨這些,她認為:“現(xiàn)在的女性做科研,面臨的歧視和偏見已經(jīng)少很多了,F(xiàn)在,基金申請都會考慮到女性的生育時間,比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多給申請‘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的女科研人員兩年的機會。在單位,同事們也都很尊重女科學家。”現(xiàn)實中,不少女性科研工作者在生育孩子后,主動退出了科研一線,陳春英認為,這是女性科研人員流失,高水平女科學家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從這點上講,女性做科研,的確需要具備更強大的內心和更堅定的意愿”。
陳春英本人就是這樣,她能看到科研中的美和喜悅,也愿意承擔科研中的苦和艱辛。陳春英的學生說,有一次,自己凌晨兩點給陳老師發(fā)了一封郵件,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打開郵箱時,卻發(fā)現(xiàn)陳老師早在3點鐘時就已經(jīng)回復自己了。“不管幾點發(fā)郵件,她都會很快回復,真不知道她一天究竟能睡幾個小時。”這是陳春英很多學生共有的感嘆。“陳老師很努力、很勤奮,但是你不會覺得她在苦干,因為她很享受這個過程”。
“誰說女子不如男”,在陳春英的研究團隊中,年輕的女性占了很大比例。在整個科技界,女性也在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陳春英希望告訴更多走在科研之路上的女生:“女性做科研也可以做得很優(yōu)秀,也可以展現(xiàn)出女子的優(yōu)雅之美!”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