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德國馬普學會宣布推出一項新項目:每年斥資5000萬歐元,提高對青年科學家的資助力度。同時將取消外國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助學金制度,該制度因不包括社會保險福利而被認為不公正。
該項目受到PhDnet組織的熱烈歡迎,十余年來該組織的博士生不遺余力地向馬普學會提出修改意見。PhDnet的新聞發(fā)言人Prateek Mahalwar在一封電子郵件里面稱,新項目將縮小青年科學家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與德國平均標準的差距。
馬普學會雇傭超過3400名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其中54%是外國人。1/3的外國人拿到的是一份“供給合同”( support contract),該合同提供醫(yī)療保險和子女福利。剩余2/3的外國人拿到的是固定獎學金津貼,雖然該津貼可以提供更自由的研究環(huán)境,但該津貼提供的資金和福利待遇比較低。
在2003年和2012年,一些年輕的科學家發(fā)起了一場要求公平薪酬的請愿活動。因為德國的博士生擁有固定的勞動合同,而外國的博士生只有獎學金。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已經(jīng)引起博士生們的抗議。去年成為馬普學會主席的Martin Stratmann承認,盡管馬普學會已經(jīng)采取一些辦法來維持公平,但這種情況已愈發(fā)的讓人難以接受。
從今年7月1日起,馬普學會預計將減少15%的博士生和10%的博士后,同時計劃給其所有的博士生一份“供給合同”。博士后也將會受益,大約2/3的人會得到一份雇傭合同,剩余的博士后將會作為客座研究人員,并會得到Max Planck 獎學金。
德國大學校長協(xié)會主席Horst Hippler稱,這是一個正確的項目,這個項目不僅會縮小馬普學會博士生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將縮小馬普博士生與德國大學博士生之間的差距。
為了建立不同學科與單位之間的共同標準,同時也為了讓博士生更好地監(jiān)督,馬普學會于3月26日發(fā)布了更加詳細的計劃。馬普學會主席Martin Stratmann 希望這一項目可以幫到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同時也希望這項新舉措可以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科學家來德國工作。(科學網(wǎng) 趙河雨/編譯)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