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研究休閑經濟著稱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琪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歐一些國家,人們工作四天休息三天。依據我國現(xiàn)在的經濟增長速度,哪怕經濟增速低一點兒,如果每年能增長6%,到2030年,我國就可實行工作四天休息三天。
王琪延教授此言一出,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有網友表示,2030年,好遙遠;更有犀利網友評論,先把5天休息制度落實到位了再談其它的。8月27日,光明網記者就此事對王琪延進行了專訪。
光明網:您提出“2030年我國可實現(xiàn)工作四天休息三天”依據是什么?
王琪延:依據是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和勞動效率的提高。
北歐一些國家七、八十年代就實現(xiàn)了四天半工作制。挪威、法國、西班牙、希臘等國家,人們的休息時間相對也都比較多。
經濟水平決定能休不能休。普通一點說,當你工作5天才夠吃一個禮拜的時候,必須要工作五5天。當勞動效率提高到工作1天就夠吃一個禮拜,就可以拿出4天時間來休閑。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休閑時間增加了,花在休閑的消費就會增加,正因如此,我國會漸漸進入休閑社會。
光明網:為什么是2030年?
王琪延:這個數(shù)字是有研究依據的。
從經濟發(fā)展來講,我國經濟現(xiàn)在每年都增長10%左右,只要保持5%以上持續(xù)的發(fā)展,到2030年,我國就能達到和發(fā)達國家施行四天工作制一樣的經濟條件。
光明網:有專家說目前我國經濟發(fā)展過快,您怎么看?
王琪延:經濟發(fā)展快是好事,前提是實實在在的增長速度。而不是虛假、無效的投資,不是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的增長。
我國經濟現(xiàn)在正進入高速成長期,經濟的發(fā)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到一定階段,發(fā)展速度會降下來。2050年經濟速度有可能就下來了,這很正常,不可能永久的高下去,現(xiàn)在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是3%、4%左右。
經濟發(fā)展成熟以后,今年比去年日子改善一些、活得不那么累,這就是人類共同追求的、樸實的價值觀。
我看好中國經濟,中國之大,經濟是階梯式的發(fā)展,不同于其他國家的同一化發(fā)展。當中部發(fā)展起來東部還有潛力,東部發(fā)展起來西部還有潛力,況且南北之間的差異也很大。
階梯式、滾動式的發(fā)展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動力所在。當河流有落差時就會有流動,這就是進步啊。
光明網:怎么理解休閑文化?
王琪延:和國外不一樣。中國把休閑和懶惰、敗家聯(lián)系在一起。過去的傳統(tǒng)文化提倡勤勞、艱苦奮斗,這些價值觀念沒有錯。但如果過分的節(jié)儉,過分的所謂勤勞就是過勞。
光明網:怎么看待過勞?
王琪延:過勞的后果是不尊重人的價值,總得給別人留點掙錢的機會吧,你一個人把錢都給賺了,別人就沒得錢賺了。
我說過勞可恥,但是特殊時期還是要拼命的。比如在一段時間不干一個工程就要壞事的話,當然就要干。特別是在經濟發(fā)展高速成長期,每個國家都是這么走過來的,它需要有一代人的勤勞。但如果世世代代都要這樣勤勞下去,人們生存的目的是什么呢?價值又是什么?
光明網:我國目前休閑經濟現(xiàn)狀如何?
王琪延:基礎設施、休閑設施正在大力的建設。飛機、公路、鐵路、地鐵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這方面投資很大而且還在繼續(xù)投資。這彌補了80年代以前的欠賬,現(xiàn)在發(fā)展勢頭很強烈。
光明網:有網友提出“休閑會讓人變得懶惰”
王琪延:懶可以,但得有資本。
光明網:您覺得,您現(xiàn)在有資本可以懶了嗎?
王琪延:我也沒有。
到我這個年齡,我會適當?shù)淖屪约盒蓍e一點,出差兩天的工作我會安排三天,休息一天觀賞美景,適度放松。
我現(xiàn)在正通過各種機會推動中國休閑產業(yè)的發(fā)展。我喜歡我的工作,對我來說工作本身就是休閑。這也是一個價值觀念,每個人都該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要是累死的話,在休閑界是一個極大的笑話:“那個搞休閑的家伙累死了”。
光明網:您在日本生活8年,作為經濟強國的日本,休閑經濟是怎樣的?
王琪延:在國人眼里,日本人是經濟動物、拼命忘我工作的一類。但其實現(xiàn)在日本人已經大有改變,他們工作很用心、很敬業(yè),但休閑也非常積極,休閑時間也一直在增加。
光明網:休閑經濟時代是一個新的時代,怎么理解?
王琪延:從哲學的角度上,休閑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過程;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就是一種供給和需求的經濟形態(tài)。
通過休閑會涉及各種產業(yè),比如通訊、交通、餐飲、住宿、服務等,如果全部都不去休閑的話,產業(yè)怎么發(fā)展?所以說休閑經濟是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tài),是引擎,拉動中國經濟的發(fā)展。
光明網:如何判斷何為休閑社會?
王琪延:休閑社會有四個指標。人的休閑時間占整個生活時間的1/2以上;用于休閑消費的支出占整個支出的1/2以上;國土面積1/2上以上用于休閑;GDP的1/2以上來自于休閑產業(yè)。
到那時候我們的生活軸心由工作轉為休閑型,這就是北歐當今的生活方式。
光明網:您怎么看延長退休時間?
王琪延:這可能和中國人口的減少有關。
任何一個社會,人口激增和銳減都是對社會極其有害的。這兩者我們國家都經歷了。現(xiàn)在是人口在銳減,沒有人怎么會有勞動力呢。
各省都意識到休閑產業(yè)像一個發(fā)動機牽引著地方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資源型城市面臨著轉型。大同、平頂山、焦作、鄂爾多斯等對資源過渡依賴的城市如果不轉型就沒有出路。
從經濟學角度說,價格決定了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比如大同,煤的價格已經降到100元/噸,挖煤已經不劃算,現(xiàn)在就開始搞旅游,游客下井溜達一圈費用100元,加上吃喝住行所實現(xiàn)的價值總比挖煤要強得多。類似這些休閑設施的建設,各地區(qū)都在大力發(fā)展,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帶發(fā)展非?。
從環(huán)境的角度看,社會環(huán)境的治理稍微滯后。出去玩,人們意想不到的就會受到傷害還有各種各樣亂涂亂畫等不文明行為,這一塊,欠賬太多。至于空氣污染,多少年前就存在。七十年代末的北京,尤其是冬天,工廠、居民燒煤,空氣污染也很厲害,那會兒剛吃飽肚子的人們還沒顧得上喘氣怎么樣。
今天社會經濟發(fā)展了,人們對環(huán)境的要求高了,也很自然的要求自然環(huán)境的治理,F(xiàn)在的地方政府非常重視環(huán)境的改善,從植樹、種花到河道的清理這方面進步很大,努力的空間也很大。
光明網:2030年,是不是真的所有的人都能實現(xiàn)所謂的四天工作制?
王琪延:不可能。中小企業(yè)特別是小企業(yè),如果嚴格實行四天工作制,勞動成本加大會讓產品失去競爭力竟而企業(yè)倒閉。
當今的法國也有一些小企業(yè)不敢實行四天工作制。但是我們社會可以提倡、可以引導。比如說給它十年、二十年過渡期,讓它通過改善企業(yè)經營和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實現(xiàn)目標。
休閑經濟始終和勞動效率掛鉤,如果勞動效率不高,休息過多,產品沒有競爭力,甚至之后你的國家都沒有競爭力。
光明網:看到大部分網友的批評質疑,困擾嗎?
王琪延:我研究休閑經濟30年了,沒想到這個話題引起這么大的關注。我看90%都是批評的聲音,我也看到有人在罵“叫獸”、“磚家”。
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有支持的,有反對的,這很正常。作為學者要有前瞻性,從國家的制度設計上一定是未雨綢繆,很早之前去研究,提前去規(guī)劃設計。
我也了解到目前很多連“雙休”都不能實現(xiàn)。很多外地打工的、收入比較低的群體甚至一個月才休一次,這種情況現(xiàn)在還是很多的。提“四天工作制”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他們認為只有公務員可以通過制度來約束,而制度卻很難去約束那些管著他們干活的小老板。
但是,我們要看到社會的進步,收入在不斷增加。即使是新就業(yè)的最低工資線也在逐步提高。
現(xiàn)在大大小小的公園都是滿滿的人在跳舞、唱歌,這都是在休閑。總體來說我們的休閑時間是不斷在增加的。不同人群、不同職業(yè)的休閑時間有所不同。
不是說休閑是所有人一輩子的休閑,當年輕時要積累、要吃苦,總得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才談得上休閑,否則拿什么去玩?
所以人生是要分階段的,年輕時候多為未來休閑多做點工作,人生階段不一樣,休閑的時間也不一樣。
光明網:您認為人生存的價值是什么?
王琪延:這是一個永遠會討論卻永遠沒有結論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人生的價值就是:適度的休閑,追求幸福生活。工作的時候認真干,休閑的時候好好玩。(光明網記者 張琳)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